新闻中心
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人文恩医】写在第八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篇章三

时间:2025-08-17 | 浏览:27 | 来源:巴中市恩阳区人民医院

八月十一日,恩阳区人民医院里,晨光初透,急诊科门前救护车划破寂静,如同生命与时间无声角力的序曲。在这中国医师节即将到来的时刻,医院里的医生们依然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忙碌,他们用肩膀扛起生命的重托,用双手抚慰伤痛的心灵,他们是守护者,也是见证者。

图片


中午1点正值午休,急诊电话如警报般响起:“车祸重伤,怀疑脑出血!”副院长罗毅从睡意中惊醒,没有半分迟疑,披上白大褂冲向急诊科。抢救室里,年轻的父亲头上血迹斑斑,CT影像上那团刺眼的出血阴影,如同悬在生命之上的利刃。罗毅立即组织抢救,多学科会诊、紧急手术、术后密切观察....重症监护室,他沉稳如指挥若定的将军,在精密与危机并存的神经世界里穿行。万幸的是,经过全力救治,患者生命得以延续。


图片


大内科主任陈孟青的诊室,是许多心脏病患的定心之所。一位七旬老人突发急性心梗被紧急送入医院,生命垂危之际,家属慌乱中掏出皱巴巴的红包塞进陈孟青白大褂口袋。陈孟青眉头微蹙,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老人家,救命是我分内事,红包一分不能收。”他迅速将红包退还给家属,随即转身投入抢救。介入室里,他目光如炬,精准操作,汗水浸透额发也无暇顾及,最终成功打通了老人闭塞的血管。

图片


胸心外科手术室,是陈旭主任的战场。无影灯下,气氛凝重得如同绷紧的弦。一位巨大主动脉瘤患者躺在手术台上,陈旭正进行着一场高风险手术。主动脉瘤如同随时会引爆的炸弹,每一次分离、缝合都如同在刀尖上起舞。他目光专注,双手稳定,汗水沿着额角滑落也浑然不觉。当那颗巨大的“炸弹”被成功拆除,生命之河重新在畅通的血管里奔腾,监护仪上规律的“滴滴”声,成了手术室里最动听的乐章。

图片


中医康复科的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艾草香气。主任何琳华俯身于一位脑梗后遗症的老人床边,手法娴熟地为其进行针灸和肢体推拿。老人的康复之路漫长而艰辛,语言功能的丧失使他格外焦躁。何琳华没有丝毫不耐,她放慢语速,用眼神和轻柔的动作安抚老人,一遍遍耐心地引导他进行简单的发音练习。

图片

当老人经过半年多的康复,终于能含糊地叫出“何…医生”三个字时,何琳华瞬间红了眼眶。老人浑浊的眼睛里也闪烁着泪光,颤抖的手紧紧攥着何医生的衣角。这微弱的声音,是她用日复一日的温柔与坚持,在患者沉寂的生命荒漠中开出的第一朵花。


那些被“恩医人”守护过的生命,那些重新跳动的心脏,那些重新站立的肢体,那些重新燃起的希望,便是对“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这十六字箴言最深沉、最有力的诠释。

图片


图片


图片

他们守护的,不仅仅是心跳与呼吸,更是危难里不灭的人性微光。这些微光汇聚起来,终将在每一位走近过恩阳区人民医院的人心中,筑起一座关于信赖与温暖的永恒灯塔——它无声宣告,纵然生命脆弱,但总有人愿意在命运的裂隙中,以身为薪,点燃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