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探访四川省先进工作者--恩阳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雷苏芹

时间:2025-05-12 | 浏览:47 | 来源:巴中市恩阳区人民医院

5月7日,四川省第九届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成都举行,大会宣读了《关于表彰四川省第九届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授予朱仲强等539人“四川省劳动模范”称号,授予陈东永等261人“四川省先进工作者”称号。其中,巴中市恩阳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雷苏芹荣获“四川省先进工作者”称号。

图片

一排右二为雷苏芹


图片

雷苏芹在表彰大会现场


图片

当和她谈起这份荣誉,她总是谦虚地说:“我要向获得表彰的前辈们学习的还有很多,我能做的也还有很多....。”90后的她是这次表彰中为数不多的年轻人,那她又是如何获得这份荣誉的呢?

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走近“四川省先进工作者”--巴中市恩阳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雷苏芹,去看看她走过的路.....

雷苏芹,1992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2019年8月被评为“巴中市恩阳区第一届最美健康卫士”;2020年3月被评为“巴中市巾帼建功标兵”;2020年12月被评为“巴中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2021年1月被评为“巴中市优秀共产党员”;2021年12月被评为“四川省巾帼建功标兵”;2022年5月被评为“巴中市首届健康巴中--护理天使”;2023年3月被评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2025年5月被评为“省级先进工作者”。

图片



图片



党员担当:冲锋在前,无畏逆行


抗疫一线的“急先锋”。2020年除夕,新冠疫情暴发,雷苏芹主动请缨进入恩阳区首个新冠集中医学观察区。面对未知风险,她坦言:“我是党员,我不去谁去?”在观察区,她24小时值守,承担体温监测、病区消毒、生活照料等高强度工作。为节省防护服,她曾连续24小时仅进食一次、饮水一次,脱下装备时满脸勒痕、全身湿透,却始终坚守岗位。


三年抗疫的“铁娘子”。2020年至2023年,她先后10余次参与集中医学观察区护理,参与全区疫苗接种工作,筑牢免疫屏障。2022年9月,她主动支援成都核酸采样,连续奋战15天,累计采样超1万人次;在隔离点,她为数百名患者提供专业护理和心理支持,用行动践行“90后保护全世界”的誓言。


隔离病房的“暖心人”。面对隔离人员的恐惧与焦虑,她化身“心理疏导员”,甚至公开私人电话随时沟通。一次,一家五口因密接被隔离,年幼的孩子哭闹不止,雷苏芹用童话般的语言安抚,并协调送来玩具和绘本。家属含泪致谢:“有雷护士在,我们安心”!


专业精进:创新护理,守护生命


从“柔弱女子”到“护理专家”。2012年,雷苏芹正式入职恩阳区人民医院,初入行时,她历经多科锻炼,也曾因处理重伤患者的腐肉和异味呕吐不止,但她说:“心中无爱,技术再强也迈不过那道坎”。她苦练技能,总结出“观察病情五步法”,通过评估患者意识与精神状态、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皮肤与黏膜、评估疼痛与不适、识别其他症状与异常体征等,多次挽救患者生命。一次夜巡中,她发现一名心衰患者脉搏骤弱,紧急处理后避免了一场危机。


农村患者的“贴心向导”。恩阳区患者多为农村老人,文化水平有限。雷苏芹创新“图文用药指南”,在药盒上绘制服药示意图,用直观的图片、图表和简洁的文字,帮助患者更清晰、准确地理解药品的用法、剂量等重要信息,从而提升用药安全性和依从性。一位八旬老人因记性差多次询问用药方法,她始终耐心解答:“您多问一次,健康就多一分保障。”


护理技术的“革新者”。雷苏芹先后担任急诊医学科、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她推行“精细化护理流程”,将术后感染率降低15%;积极落实优质护理服务,为广大患者提供更高水平的临床护理。



图片



爱岗敬业:以院为家,奉献无悔


十年如一日的“拼命三娘”。她常年保持“早七晚十”的工作节奏,疫情期间更连续数月未归家。同事劝她休息,她却说:“只要没趴下,就能继续干”!2020年除夕至今,她累计放弃轮休80余天,将医院视为“第二个家”。


患者的“临时家属”。面对孤寡老人和贫困患者,她自掏腰包垫付医药费,亲手为失能患者擦洗身体、更换衣物。一名无人照料的老人康复后,紧握她的手说:“你比亲闺女还亲”!


团队的“领航雁”。她带领14名护士打造“巾帼护理先锋队”,通过“老带新”模式培养出多名护理技术能手。



图片



屡获殊荣的雷苏芹表示:将把过去的成绩和荣誉作为新的工作起点,紧跟区委、区政府的奔跑步伐,做敢于担当责任的奋斗者、善用科学思维的创新者、坚定追求卓越的引领者,保持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奋斗姿态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投身到恩阳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中来,为更多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