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20 | 浏览:311 | 来源:巴中市恩阳区人民医院
近日,恩阳区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护理团队成功开展全区首例新生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以下简称新生儿PICC置管术),为早产宝宝搭起了一道“生命线”!
近日,区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了一名胎龄32+1周,体重1980g的早产宝宝。入院诊断为: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低钙血症、新生儿呼吸暂停。由于病情需要,需长期静脉营养治疗,但患儿皮肤娇嫩,周围小血管壁薄,给静脉穿刺带来很大困难,且长期静脉营养渗透压高,对血管刺激较大,极易引起静脉炎等并发症。 住院期间,为减去患儿穿刺痛苦同时降低并发症风险,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护理团队在征得家属同意和对患儿的置管情况进行充分评估后,顺利为患儿开展新生儿PICC置管。术后PICC管道通畅,X线片显示导管末端位置准确。目前,在新生儿科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患儿已康复出院。 置管成功 术后X线片 儿科(新生儿科)副主任、主治医师蒋广友介绍: 新生儿PICC置管术是一种经外周静脉插入到中心静脉的导管,能够为早产儿,特别是极低、超低体重儿提供中、长期的静脉治疗通道,此项技术大大提高了治疗效率及急危重症患儿的存活率。我院作为区内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为全区危重新生儿救治提供了有力保障。不仅提高了区内危重新生儿救治能力和服务质量,还保障了救治服务的及时性和安全性,切实降低危重新生儿死亡率。 新生儿PICC置管术的优势 1、减少反复静脉穿刺给宝宝带来的痛苦。 2、有效保护新生儿血管,避免各种药物对血管内膜的刺激。 3、减少了药物渗漏所致的皮肤感染和坏死。 4、避免开放静脉治疗对新生儿刺激大,保留时间短的缺点,有效提高了早产儿的成活率和生命质量。 科室简介 巴中市恩阳区人民医院儿科是目前恩阳区内唯一集儿童医疗、保健、科研、教学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室,系恩阳区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设置有普儿内科病区、新生儿病区、儿内科门诊、发热门诊、传染病门诊、儿科全时段急诊,儿童保健门诊。目前儿内科病区开放床位36张,新生儿病区22张,门诊设普通留置观察床位1张、隔离传染病留置观察床位2张。 医护阵容 科室现有医护人员21名,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7人,初级职称12人。科室医护人员均分别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等医院进修学习,并每年定期参加儿科专业培训班,掌握儿科最新学术动态及前沿理论。 设备、项目 科室配备有无创呼吸机、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经皮血氧饱度监测仪、超声雾化机、振动排痰仪、微量输液泵、经皮胆红素测定仪、新生儿多功能暖箱、蓝光治疗仪、红外线辐射台、新生儿负压吸引器、新生儿可视喉镜、简易复苏气囊等高级生命支持设备和常规设备。 科室对儿科常见病如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败血症、腹泻病、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支气管哮喘、病毒性脑炎、麻疹、水痘、川崎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疾病诊治及危急重症患儿的抢救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咨询电话:0827—539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