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3-03 | 浏览:332 | 来源:巴中市恩阳区人民医院
供稿人:谢玉兰 恩阳区人民医院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心血管疾病,多是由高血脂、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所致。治疗难度大,且需要长时间治疗和保养才能控制病症。因其多为冠脉硬化,冠脉狭窄导致,故较难根治。有些需接受手术治疗才能控制病情进展,术后大多能回到正常生活,进而改善生活质量。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影响明显
冠心病的生活误区有哪些?
1冠心病就是心率失常?
多数老年人心电图出现心律失常后,就担心发展为冠心病,因此自行服用冠心病药物,这是一种认知误区。心律失常由心脏搏动、传导障碍所致。主要是在心电图检查中被发现,如果没有实质性心脏病,预后良好。如果由于器质性心脏病所致心律失常症状,则患者的预后差。
2冠心病就是胸痛?
胸痛是冠心病的常见症状,但胸膜炎、颈椎病、肩周炎、心包炎也会引发胸痛,一般情况下,老年群体很辨别控胸痛的原因,所以在出现胸痛症状后,就怀疑自己是否得了冠心。
冠心病所致胸痛的特点如下:冠心病胸痛部位固定,多是由于劳累、情绪激动所致胸痛症状。患者出现胸痛症状时,同时伴有全身乏力症状,服用硝酸甘油药物后,胸痛症状明显缓解,使用拍打、按压方式不能缓解,且持续时间15-30分钟。
3女性、瘦人、年轻人不会出现冠心病?
冠心病的老年发病率高,但40岁以下群体的发病率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甚至出现20多岁的冠心病患者。女性绝经前患发冠心病的几率小,但绝经后的发病率与男性无差别,且预后不如同龄男性。
4手术治疗后无需服用药物
冠脉搭桥术、支架介入治疗为冠心病手术治疗常见方式。患者术后要重视生活护理,长期坚持服用抗凝等药物,减少心栓的危险因素。
5不重视心绞痛症状
部分患者认为心绞痛不是什么严重疾病,通常在短暂休息之后就能得到缓解,从而耽误最佳治疗时机。
6体检正常等于安全期
现代人都有定期体检的习惯,部分人员体检结果正常后一段时间出现胸痛症状,而自己觉体检结果正常,心脏应该没有问题,不需要到医院就诊,从而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一般体检只能是筛查肿瘤、机体代谢、脏器功能、无法诊断冠心病,所以体检不等于安全保障,一旦出现心绞痛症状,应当及时到医院就诊。
7血脂不高无需服用降脂药
高血脂属于冠心病危险因素,防治时必须严格控制血脂。并非所有冠心病患者都会出现高血脂症状,即使血脂不高,也要服用降脂药物。
8冠心病的诱发因素
年龄:随着人的年龄增长,会加剧动脉损伤、动脉狭窄的风险。
性别:男性冠心病发病率高于女性,但女性绝经后的发病率也比较高。
遗传:冠心病有着家族遗传特点,近亲患有心脏病,则后代出现心脏病的风险系数高。
吸烟:吸烟群体的冠心病患病风险高,二手烟也会加剧患病风险。
高血压:高血压控制效果不佳时,就会进一步导致血管壁变厚、动脉硬化、缩小血液流经管腔。
血脂异常:血液胆固醇高,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风险,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高,都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展。
糖尿病:糖尿病正成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压力大:生活压力大,长期容易增加冠心病发病几率。
体力活动少:日常缺乏运动锻炼,也成为了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饮食不合理:日常过量摄入糖油混合物、反式脂肪、饱和脂肪等食物,容易加剧冠心病患病风险。
饮酒:大量饮酒也会加剧心肌损伤,提升冠心病风险。
如何正确护理冠心病?
保持身心舒畅
冠心病是一种身心疾病,不仅要关注身体保养,还要重视精神护理。一旦确诊冠心病,就会出现烦躁、郁闷、焦虑等症状。不良情绪对疾病恢复的影响明显,家属或护理人员要多和患者交流,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建立治疗信心,同时要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和良好的心理情绪,改掉不良生活习惯,多方面疏导患者,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和负担,使患者以积极乐观心态接受治疗。
重视饮食护理
冠心病患者必须高度重视饮食管理控,少吃高胆固醇食物,比如蛋黄,动物内脏等。多吃一些新鲜蔬菜水果。要严格控制自己的体重,加强控制饮食,不要暴饮暴食,以免导致血脂量增加,加重心脏负担。少吃高盐食物,保证每日摄盐量不大于5克。不要喝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
重视运动护理
急性期冠心病患者应当绝对卧床休息,恢复期则可以适当开展运动锻炼,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太极拳、散步等活动,控制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不要参加一些竞技类剧烈运动。
重视药物护理
应当严格遵照医嘱,正确服用药物。即使症状有所好转,也不要随意停药,以免加重病情。也不能因为症状未缓解而自己加药。
冠心病患者的注意事项
戒烟戒酒,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多饮水,防便秘。冬季冠心病的发病率高,出门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由于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几率高,所以日常要密切观测血压、血糖指标。冠心病人群要掌握正确的血压血糖的自我监测方法。如果监测血糖血压异常,并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就医。
冠心病患者还要重视心脏康复护理,科学评估患者病情、监控和检测心脏危险因素、开展健康知识以及运动锻炼。心脏护理模式可以覆盖到患者所有方面,有助于改善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作用价值比较高。